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 )
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B.自由人联合体
C.重建个人所有制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 )
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
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3.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和谐社会
D.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须与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4.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是()
A.科学发展B.以人为本
C.和平正义D.改善民生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或核心价值是( )
A.民主法治B.自由民主
C.公平正义D.社会稳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
A.安定有序B.社会安定
C.发展有序D.秩序良好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以人为本 B.共同富裕
C.民主法治 D.公平正义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
A.科学发展 B.诚心友爱
C.充满活力 D.民主法治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
A.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安定
C.民主法治 D.改革开放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 D.社会稳定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
A.经济发展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共同富裕 D.增强社会活力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 )
A.党的领导 B.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各族人民 D.各阶层民众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2002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的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自由幸福、互助合作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民主法治就是( )
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B.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C.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D.政治参与得到进一步扩大
3.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 )
A.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B.人民内部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弱势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切实保障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
4.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创造成果得到肯定D.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5.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安定有序就是( )
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B.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C.人民群众安居乐业D.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
C.生命健康D.生态良好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社会范畴,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即()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B.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现实任务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D.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
8.十六届六中全会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A.本质属性B.基本特征
C.基本要求D.根本目的
9.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强调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 )
A.共同建设的和谐社会B.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C.共同设计的和谐社会D.共同追求的和谐社会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主要是指(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B.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
C.在新世纪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D.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11.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提出六大民生问题,并且依据六大民生问题把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目标和任务概括为()
A.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B.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D.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12.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使全体人民()
A.学有所教、劳有所得B.病有所医
C.老有所养D.住有所居
13.我国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是()
A.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
B.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C.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D.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有()
A.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B.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D.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房制度
1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总的原则和要求是()
A.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B.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C.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D.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16.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管理要形成相应的社会管理局面,即( )
A.党委领导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D.公众参与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Ⅰ
1.B【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表述,无疑是指高级的和谐社会。
2.B
3.D【解析】这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权威提法,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道路、领导核心、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全体人民共享”。
4.B【解析】主题是以人为本。
5.C【解析】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6.A【解析】和谐社会,首先要安定;但只有安定还达不到和谐的层次;安定和有序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和谐。
7.A8.A9.D10.A11.B12.B
二、选择题Ⅱ
1.ABD【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ABC【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内容。
3.ABD【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内容。
4.ABCD【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内容。
5.ABCD【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内容。
6.ABD【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内容。
7.ABC【解析】D项涉及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所以只选涉及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相互关系的A、B、C项。
8.ABC【解析】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尤其是“本质属性”的新判断,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B、C项是由A项引申而来,但和谐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D项不选。
9.AB【解析】A、B两项是文件的标准提法。
10.ABCD【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内容。
11.ABCD【解析】这是十七大的权威表述。
12.ABCD【解析】这是十七大的权威表述。
13.ABCD14.ABCD15.ABCD16.ABCD
欢迎关注“浙江专升本网”微信公众平台 (专升本资讯,一手掌握!) |
欢迎加入“浙江专升本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免费送《 |